□王安宁
著名戏剧活动家、教育家、戏剧作家封至模,曾专门为上世纪初负有盛名的皮影艺人杜升初写过一篇文章:《皮影名艺人“一杆旗”》,此文发表在《陕西戏剧》1959年08期上。文章开头这样写道:“‘一杆旗’,这是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一提起‘一杆旗’,不仅在渭北各县,连西安市的人都知道这一碗碗腔皮影名家。”
在封至模笔下,1951年已经七十二岁的杜升初是这个样子:“雪白的胡子,有七八寸长,身材矮小,脸膛消瘦,举步迟缓,一看就知道是操劳终生的。他为人善良,语言和蔼,衣着朴素,很难看出是民间久享盛名的一代艺人。他就这样保持着人们对于他的尊重与信仰。虽然家道清贫,却廉洁自守,从不向人乞怜,更没有一般不正行为与不良嗜好。在七十二岁时,虽然声音已略显苍老,但每日仍然对人民贡献着他的歌唱,吸引着广大的听众。”这大概也是杜升初在公众视野最后的亮相。
杜升初,又名杜登科,生于1879年。原籍大荔杜家滩,艺名“一杆旗”。同治年间战乱不止,地方不安,杜升初的父亲杜兆泰(即杜麻子,碗碗腔艺人)携家人到西安经营小本生意。后略有积蓄,辗转落户到沾点亲戚关系的今临渭区官底镇肖家村。
清朝中叶至上世纪初,皮影戏一直占领着关中东府农村的文化阵地。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秦腔并不普及,迷胡更是少见。而皮影戏却很普遍,剧社之多,艺人之众,均前所未有。广大农民在劳动之余,皮影戏是唯一的文化娱乐活动。
杜升初从小爱好戏曲,却遭其父竭力反对。父亲看他从小聪明,想让他改换门庭,走仕途之路。拗不过父亲,他只得读书。但酷爱碗碗腔的杜升初放不下心中所爱,上学之余,总在偷偷学戏。二十五岁那年,杜升初中了秀才,却因其祖先养过种牛、种驴,又是梨园子弟,未能取得功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杜升初的仕途梦想彻底破灭。于是,他在肖氏祠堂教了半年私塾,抽空弹弄乐器,习唱学艺。杜升初的父亲是有一肚子学问的人,又深通音律,擅长皮影。父亲见他志向坚定,这才不得已同意杜升初改业学戏。他师从大荔白单儿学习碗碗腔。深受家学影响的杜升初,三年出师,不几年便出了名,自己创办了“一杆旗皮影社”,自取艺名“一杆旗”。初为渭南刁家领一班戏,一唱即红。后又为板桥常家、临潼李虎臣家领班。
杜升初既当社长,又是主演,生、旦、丑、净俱佳。皮影戏的唱角同时也是演奏者。唱角既要双手弹月琴,还要兼顾敲边鼓、堂鼓与手锣。他音调讲究,一般文人都喜欢听他的戏。夜静更深,万籁俱寂,五七知音,点首倾听,低声吟诵,领略那词义的奥妙、音调的婉转。于右任就特别爱听“一杆旗”的戏,曾书赠杜升初一副对联。皮影戏剧本不论长短,剧中主要人物,都要一人兼唱,故非精力旺盛声音充沛者,不能胜任。杜升初能演百余本戏。最拿手的是李十三的“十大本”:《十才子》《蝴蝶杯》《桃花案》《司马茂断阴曹》《猜串麟骨床》《燕子笺》《八义图》《水月庵》《周仁回府》《四圣归天》《二度梅》《春灯谜》《挖蔓青》《九莲灯》《百花诗》《苦节传》《金琬钗》《紫竹庵》《十五贯》等等。其演唱特点为:字意精确,腔调动听,唱做细腻,态度严谨。
父亲初教杜升初学戏时,曾对他自撰了一篇训词,内容为:
走遍天涯,到处是吾家;
步长途,风吹雨洒,登高台,讲经说法。
音乐六律通造化,字义四音不敢差。
净外贴末须像他,一白二笑三哼哈。
声要稳,韵要雅,蕴藉缠绵乃为佳。
演苦戏引人泪巴巴,演乐情教人笑哈哈。
自古道戏假情不假,演者疯子看者瓜。
遇知音,欢迎迓,技艺虽高休自夸。
这也是一宗文化,论世新法,能化世人功德大。
任凭他庸夫、俗子耻笑咱。
此训词道出了艺人的辛酸和演唱皮影的精髓及作为艺人应有的坚守。虽被时人诬为戏子,但艺人心中仍把它看成是教化世人的神圣事业。杜升初一生牢记父亲教诲,努力践行父亲心中的理想,把皮影当成了自己毕生的追求。
上世纪初,渭南大户人家车雷雷家的雷延寿、雷多寿兄弟“一榜两进士”同时在朝为官,雷家各商号生意如日中天。雷家人为自己娱乐和招待客人,便在渭南西关老市场(草市巷东)开办了戏园子,这里后来也是渭南戏迷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在此期间,官底“一杆旗”皮影社、“十四红”皮影社经常在此演出。据雷家后人雷家駪老人回忆:“一杆旗”皮影社曾长期受雇于务本堂雷家,在车雷村驻村演出。“一杆旗”的掌门人杜升初更是雷家的常客。在雷家駪眼中:“他是一位热爱碗碗腔的天才戏曲家。此人吹拉弹唱无所不通,生、旦、净、丑均能扮演。他记忆力惊人,演出的剧目多达上百种。杜升初对戏曲的理解也是高屋建瓴,独具慧眼。他把唱戏看成是寓教于乐的高尚行为和严肃艺术,其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受此影响,雷氏后人雷作英和几个女儿也曾活跃在渭南戏曲舞台上。
1937年,上海中国唱片社慕名为杜升初录制了《碧玉簪》《双官诰》《十王庙》《白玉钿》《玉燕钗》《庚娘杀仇》六段折子戏,灌制唱片三张,现存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杜升初在西安表演,西北文化部戏改处曾给他很多优待,邀他进行过座谈。为了记录他掌握的剧本,1950年,省文联的负责人马健翎、姜炳泰,还有同乡戏曲音乐家王依群等专门邀请他,对他的唱腔进行了录音、记谱,并抄录了杜升初肚子里装的几十部剧本。同被邀请去的还有他的同村徒弟肖振华。为此后碗碗腔登上大舞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官方参与推动下,皮影戏从此结束了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传统办法,有了纸质记录的演唱规范和演出剧本。从此也不再只是“五尺幕帐一盏灯”的小家碧玉,而是和秦腔、迷胡等其他剧种一样,成了昂首阔步迈上城市大舞台的大家闺秀。
杜升初还为皮影戏带出了出色的接班人,为皮影戏的繁荣、传播和传承作出了贡献。
大约在1928年,杜升初的徒弟肖敬文(艺名“十四红”,官底肖家人)出师了,并成立了十四红皮影社。他正当青春,声情并茂,红遍渭北。通过熟人牵线,他带领一班五人,跋山涉水一千多公里,来到四川成都,受到在四川经商的陕西商人热情款待。在成都西顺城街首场演出,陕商还邀请了成都上层人士观看。门前有警察站岗,街上摆满黄包车和华贵的四明轿,真是车水马龙,盛况空前。肖敬文饱满洪亮的嗓音,细腻委婉的弦乐曲调,加上活灵活现的皮影娃娃,立即获得全体观众的齐声喝彩。肖敬文在成都演出两个月之久,随后又受邀到四川各县巡演,三年后才回到陕西。
“十四红”肖敬文英年早逝后,杜升初又把肖敬文刚满十三岁的儿子肖振华收为徒弟。肖振华年轻好学,一时也名声大振。1951年,已小有名气的肖振华经人介绍,到兰州双城门外把戏场西京皮影社正式挂牌演出。他的《周仁回府》连演七场,场场爆满,一时誉满兰州。1986年,渭南成立了皮影协会,肖振华以他在业内的声望和影响,担任了皮影剧团团长。屈武曾在下邽景贤中学听过肖振华的戏,后来一直没机会再听。1989年,九十一岁高龄的屈武卧病在床,想听肖振华的皮影戏。托乡人专门寄去了一盘肖振华的著名拿手戏,内有《戳纸墙》《游花园》《刘彦昌测书》和《水月庵》中的《两对面》四段折子戏。病榻上的屈武听着熟悉地道的乡音,顿觉精神倍增,一时兴起,挥笔写下了:“皮影戏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愿其推陈出新,发扬光大,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贡献”的题词。
1951年10月15日,杜升初在家乡病逝,终年七十三岁。一代皮影名艺人杜升初,就这样抛下一生的辉煌,无声无息地走了。让我还是用戏曲大家封至模先生的话来做本文的结尾吧:“他的艺术造诣,却永远于世长春,他若晚死几年,能看到今日碗碗腔在舞台上的盛况,该如何高兴呢!”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