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网民:何不让地沟油“变废为宝”
2011-09-22 01:01:05来源:
分享到:
  字体:【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有网民指出,这场“阻击战”的胜利值得欢呼,但地沟油产业链条规模如此庞大、严密,让人不寒而栗。有关部门应以疏导为主,积极给地沟油寻找合理的出路,变废为宝。“人人自危”的背后是“人人轻视”
    地沟油“泛滥”之势令人人自危。网民“阿拉神灯”说,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至300万吨,按照比例,每吃10顿饭,就有可能碰上1顿。更让人骇然的是,工商登记为年生产4万吨生物柴油的“高新绿色企业”竟成为制售窝点。以前以为地沟油都是小作坊里的小打小闹,现在觉得进入寻常百姓家也是易如反掌之事。
    也有网民认为,地沟油之猖獗,离不开“图便宜、重味道、轻质量”的诸多消费者的“助纣为虐”。
    署名“吖豪 Errr” 的微博指出,地沟油每公斤的价格低于5元,而花生油等“好油”每公斤的价格约为20元。小饭馆每月用油1吨左右,仅此一项成本差价至少为1.5万元。许多生意兴隆的店铺老板都知道,食客并不关心食品如何做,只要价格低、吃着香就行。
    恶性循环凸显监管漏洞有网民指出,生产者唯利是图,以致食品安全问题愈加恶化,相互伤害的暴利经营逐渐形成恶性循环。网民“白岩松”打趣道,卖猪肉的人用加了瘦肉精猪肉挣来的钱,兴高采烈地出来买了被染了色的馒头,然后卖馒头的人出来给孩子买了含三聚氰胺的奶粉。
    也有网民指出,万吨地沟油流向餐桌,感叹道德沦丧是隔靴搔痒,问题的关键是监管缺失。生产者可恶,监管者又何在?
    署名“憨豆同学”的博客指出,必须用持之以恒的制度问责与执行去管制人性的劣质,违法成本太低甚至无人追责致使每个人都在铤而走险,建议加大经济处罚力度,特别恶劣的以故意伤害罪追刑责,专项治理资金要足额并一定要到位。
    署名“夏天”的微博也指出,地沟油的认定标准不明确,怎么去筛除用地沟油炼制的食用油?出现地沟油符合现行食用油标准的现象怎能不让人哭笑不得?这么“完整”的生产链条何以能形成如此之大规模?监管部门确实应该好好总结总结。疏通渠道方可变害为利
    有网民指出,本可用作生产生物柴油、肥皂等化工品原料的地沟油却挤进食用油行列,与地沟油缺乏合理使用途径有很大关系。
    网民“米狗族”罗列了地沟油在各国的待遇对比——美国:谁产生谁负责,付费让垃圾公司处理;荷兰:做飞机燃料;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当燃料;德国:餐馆与政府签订“地沟油回收合同”;英国:专设废油垃圾桶;中国:吃了。
    也有网民一针见血地指出,地沟油可以作为优质生物原料生产柴油,但这样的燃料油售不出去,被垄断的油品销售渠道是罪魁祸首,这也导致地沟油只能想着法子进餐桌。
    署名“李妍”的博客引用了日本成功转化地沟油的案例:政府在起点就管控住流向,提高价格收购,同时对生物燃料工厂加强监管,最终使之真正转为生物燃料所用原材料。并进一步指出,要通过疏导,把一条“互害”的产业链转化成有益的产业链。
    网民“电力兔子小刘宝”也指出,彻底摧毁地沟油生产销售网络需要强调两点,第一是在政府支持下,疏导油品销售渠道,出台针对地沟油回收、加工和销售的法规,并引进外国(如日本)变地沟油为其他产品的工艺技术,进而不断加大市场开发投入;第二才是严厉打击废油生产窝点。 (夏保强)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