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生命的舞蹈——读单永珍的诗
2024-08-15 11:12:12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白草

  读单永珍的诗,总感觉无形之中被某种情感力量牵引着。他对世间万物,有一种近乎无限的热爱之情,爱着“每一块土地”,“关心着大地上每一块生生不息的大野”。他似乎内蓄着丰沛而沸动的生命,如狂飙,似烈焰,倘不能寻得合适的安放之地,内心则不得安宁。故而将这种生命投放于诸事诸物之中,事物亦因此而获得生命,变得生机勃然,各具形态和神态。

  单永珍诗歌的风格,予人以印象深刻者,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读他新出诗集《野马尘埃》,此前出版的《词语奔跑》《大地行走》《青铜谣》《篝火人间》等,其中此类题材的诗作占居一半以上。单以词语意象而言,如:喀拉昆仑、墨尔多神山、藏红花、雪莲、雪峰、青稞、法器、经幡、秃鹫、鹰、野牦牛、白塔、马头琴、夏季牧场、帐篷、牧人、背水的少女等等,随处可见。可谓雪域高原的一部小“词典”。单永珍,一个土生土长的西海固人,如此一往情深于雪域高原,好似那是他离别太久的故乡,念兹在兹,无一刻忘怀。实际上还不止于此。单永珍似乎格外钟情于一切遥远的、特殊的而且色彩分明异于世间惯见之物,包括尘封的往代历史,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和传说等等,也是其诗作显得别致的地方。或许可以说,他找到了一种事物,也找对了一种形式,将内心那种沸滚的情感和生命,移情并寄寓于其中,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由此,心灵平复,获得安宁,其中或者还有一种难以说清的神秘。“童年的幻象”便是神秘所寄居之地,“这是青藏高原最美丽的衣裳/温暖着我们的肌肤和坚韧的信仰……童年的幻象被一一打开,一首首谣曲/守望今夜根一样的美丽”(《油菜花儿开》)。单永珍于此类题材的诗作里面,传达出他个人由体悟而获得的观念,关于文学的、文化的甚至历史的观念,俱见一斑。

  西海固题材的诗,则成就了单永珍另一种风格。与表现雪域高原时近乎狂放的想象不同,面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单永珍反而显出拘谨、规矩之态,甚而至于老实拙笨、质木无文。“西海固”,“这样一个富于想象的地名/水淋淋的地名”,在他的笔下,恰恰失去了想象空间。因为,在故乡,“在这里,我不想成为一个诗人”,只是以一个经历者的身份说话。“是的,我多么爱你,当你老了/爱你的无边与清贫”,“有了爱,才会在西海固的痛苦里痛苦”,也许在这里,任何技巧或修饰都会显得轻薄。

  一面是纵放式想象,全然放开了自己,一面则是内敛,那么老实、拙朴,像黄土一样沉厚无华,则共同合成了单永珍诗的风格。

  于表现手法上,单永珍的诗有一个较为突出且令人一读之下极难忘却的特点,即,非人化的景、事、物种种,一到了他的笔下,即加以人化,赋予了生命和情感,简直就像人一样想象、说话、行事。像这样的诗句:“秋风酿酒,踉跄的草是清醒的/匆忙赶路的甲壳虫也是清醒的”,“节日草原上就连芨芨草都说着普通话”,“一把老骨头/老得让时间唏嘘了一声”……人格化的表现,不仅仅是一种手法、一种技巧,其实正反映着诗人丰富而瑰丽的想象。从诗歌美学上说,也是移情在充分作用于外物,契合入所抒写对象之中。质言之,单永珍把全副的自己放了进去,置身于事物里面,又化身为种种意象。

  于诗歌艺术上,单永珍多有变化和尝试,有时他会把《诗经》、民歌、花儿甚至口语,糅进诗里。但在这些形式中,寓含的却是他自己生命起伏的节奏和韵律,那么妥帖、优美、悠长而又韵味十足,又不乏烈性的、力量的美。从某种角度来说,艺术即是限制,诗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而一旦脱去了镣铐,则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达到一种境界。单永珍正是用全副的生命在舞蹈,在歌唱。

  白草,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博士。出版专著《张贤亮的文学世界》《宁夏当代文学十四家》《鲁迅文学与思想考论》《当代小说印象》等。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