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7时30分,2024西安马拉松鸣枪开跑,来自全球各地的3.5万名跑者一齐冲出起跑线,在奔跑中感受十三朝古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丝路起点城市的新活力。
一场马拉松,活跃一座城。随着马拉松赛事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各大城市纷纷借助这一体育盛事展现城市魅力,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推动城市经济增长,西安也不例外。
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展示城市魅力、促进文体商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以赛事为引擎,西安马拉松跑出了文体商旅融合“加速度”,让这座城市变得“火热”。
一场马拉松
活跃一座城
西安有句老话,“进了永宁门,就是西安人”。2024年西安马拉松,犹如一条文化长廊,让来自各地的参赛选手一路领略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的万千风情和独特魅力。
42.195公里的赛道上,明城墙、钟楼、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彰显了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西安国际会展中心、长安乐(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中心)、长安云(西安城市展示中心)、长安花(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长安钻(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长安鼎(西安奥体中心游泳馆),还有隔河相望的长安书院,这些新地标焕发着现代化都市的勃勃生机,也向参赛者们展现了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坚定步伐。
一场马拉松,活跃一座城。从永宁门至奥体中心,广大市民以热情的呐喊和热烈的掌声为选手们加油喝彩,参赛选手也与市民积极互动。他们共同为千年古都增添了活力,也展示了西安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和热情好客。
2024西安马拉松经过激烈角逐,中国选手贾俄仁加夺得男子马拉松项目冠军,埃塞俄比亚选手ADISUTESFAHUNTAFERE、中国选手杨绍辉分获二、三名;女子马拉松冠军则归属于埃塞俄比亚选手DerartuHailuGerefa,肯尼亚选手PamelaRotich、中国选手潘素芳分获二、三名 。
是比赛
也是窗口
只有一项赛事可以同时接纳数万人纵情奔跑又基本不需要进行场馆建设,只有一项赛事需要动用数万人乃至整个城市的力量才能完成,这就是日渐迷人的马拉松赛。
2024年是西安马拉松举办的第7年,本届赛事包括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以及欢乐跑,参赛人数3.5万。根据赛事官方发布的数据,今年报名总人数再度刷新历史纪录,达到204082人,其中,全马54987人,半马106213人,欢乐跑42882人,报名运动员来自中国、韩国、美国、新加坡、加拿大、英国、俄罗斯等34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马拉松,与无锡马拉松、武汉马拉松、上海马拉松、成都马拉松一起成为今年报名人数突破20万大关的5场城市马拉松。据不完全统计,11月2日至3日的两天时间里,全国范围内举行的马拉松等各类路跑赛事超过30场。西安能够“一马当先”,报名如此火爆绝对不是靠运气。
如果从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算起,这座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安城墙,始终与马拉松一路“陪跑”。
1993年,西安人将马拉松带上了城墙,作为世界唯一一个将赛道设置在完整古城墙上的马拉松赛,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但因明城墙属于历史文物,参赛人数和赛道受到很大限制。2017年,西安马拉松赛诞生。
除了2022年因疫情取消外,西安马拉松从未间断,虽然每次比赛线路并不固定,经过不断升级优化,但起点始终在南门,终点多次设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只有2020年调整为曲江池遗址公园中和广场,去年起改为西安奥体中心。
可以发现,沿途精心串联起西安经典的城市地标、旅游景点、高校、商圈,一步一景之间,凸显出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现代、厚重与时尚、守正与创新。
“一场马拉松,认识一座城。”这几乎是所有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西安也不例外。如今,马拉松赛事已经成为国内很多城市的金字招牌。火爆的马拉松,不仅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体育赛事,更是一张名片、一种营销,一个展示城市和谐活力的平台,一个展示城市建设发展的窗口,一个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软实力的有效方式。
“举办马拉松赛事可以更好的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本地居民参与同时,吸引周边甚至国内外运动、旅游爱好者到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光表示,举办马拉松主要依托城市现有道路基础设施,基本不需要新设体育场馆或专业器材。从专业性来说筹备相对容易,且能最大程度吸引参与者“流量”。
陈光表示,举办大型马拉松赛事是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体现,为酒店、餐饮、快消零售等行业带来巨大商机。同时,也为线上经济带来流量热点,通过网络带货、直播打赏等更加丰富的营销渠道,提升赛事的经济效益。
是竞技
也是经济
“马拉松热”已然成为一种现象。
《2023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显示,2016年至2019年是中国马拉松赛事井喷时期,仅2019年全国举行的路跑赛事就多达1828场。2022年之后,马拉松赛事再次升温,2023年共举办800人以上规模路跑赛事699场,总参赛人次605.19万,其中至少有250万人完成过“半马”或“全马”赛事。
经济学上有个说法叫“马拉松周期”。意思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后,会进入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全民路跑体育消费周期,城市马拉松的热情就会散发出来。而我国早在2011年人均GDP就超越了5000美元。2011年也恰好是国内马拉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人民日报刊发的《中国2011年办了22个马拉松说明什么?》一文曾写道:马拉松运动在中国从无到有、从乏人问津到多城竞逐,其发展脉络正可说明城市与马拉松、体育与大时代共进退的必要性。在2000年前的20年里,全国一共才陆续办起4个马拉松赛事;而在2011年,全国18个省区市的22个城市举行了马拉松赛,有18场参赛人数达到万人以上。“马拉松是城市的成人礼,既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也展示着一个城市的开放胸怀。”
业内人士表示,中小马拉松赛事的成本通常在500万-1000万元之间。大型赛事则在千万元以上。尽管举办成本不小,但经济账仍然可观。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3月举行的无锡马拉松创造了2.83亿元的经济效益。其中,餐饮、住宿两项占了大头,分别产生经济效益1.27亿元和1.17亿元。这场比赛共有3.3万人参加,假设是一家三口前来,人均消费达到2782元,是无锡去年中秋国庆假期间人均消费的2.63倍。
尤其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无锡马拉松本地跑者占比仅为18.9%,65.8%的跑者来自江苏省外;成都马拉松外地选手占比更是超过七成。马拉松如此热辣滚烫,一方面,说明赛事本身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受到越来越多外地跑者的“追捧”,何尝不是举办城市的心愿呢?
显然,马拉松赛事带来的效益远高于其成本,让人眼馋、令人心动,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看上了马拉松这块大蛋糕。
今年4月,延安首个“全马”赛事——2024延安新区马拉松赛举行,统计数据显示,外省报名选手占比约30%。此次赛事直接带动经济效益超2100万元,其中拉动餐饮经济效益356余万元;住宿经济效益303余万元;旅游经济效益561余万元;交通经济效益149余万元;购物经济效益245万元;产业经济效益497万元。
西安马拉松举办以来,报名选手人数超过63万,参赛选手超过17万人(次),拉动城市经济增长超过10亿元。由此就能够理解今年西安马拉松赛首次采用了“赛事+展会”创新联动模式,意欲利用马拉松赛庞大的人流打造集展览、赛事、美食、嗨购、游玩于一体的综合性高质量体育盛会,拉动陕西体育消费增长。
是跑道
也是发展新赛道
消费是观察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2024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指出,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的核心和引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同时也是体现体育多元功能和价值的重要载体,是体育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途径。会议明确提出——要聚焦行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体育+”“+体育”,推动体育与各行业协同联动、融合互通。
2035年建成世界赛事名城,这是西安早就确定的城市品牌之一。在此之下,持续放大西安国际马拉松赛等“一带一路”系列精品赛事的影响力,自是题中之义。而今年9月底印发《西安市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也把“办好‘西安国际马拉松赛’”写了进去。
一场马拉松,是一次文化、旅游与体育的深度碰撞,这里面既能看到体育赛事对文化和旅游的强力带动,也因为得天独厚的西安文旅资源方才吸引了更多八方来宾,助力西安马拉松成长为国内著名的城市级赛事。某种意义上,当文化旅游与体育之间的跨界深度有机融合,难说这究竟是“文旅+体育”还是“体育+文旅”,但应该可以肯定的是:这是跑道,更是发展新赛道。
陈光表示,马拉松本身作为体育项目,拉动了运动服饰、器材辅具等需求。到访的赛事参与者与观赏者又构成了当地旅游场景及配套服务的新增消费群体。同时,马拉松运动传播了健康、充满活力的生活和休闲方式,给城市文化打上青春、积极、乐观的烙印。由此看,马拉松体现了文旅体融合发展方式,对城市经济增长与文化传播起到全方位的正向拉动效应。
西安马拉松赛自2017年举办,200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体育旅游金牌赛事”,2021年获评世界田径精英标牌赛事,近期又摘得2024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伴随着这一城市品牌赛事不断提档升级,西安马拉松也在以纷至沓来的客流回馈城市,这正是“以赛营城、以赛兴业”的最好诠释。
中国马拉松官方网站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范围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共有414场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事,大家一起在马拉松的赛道上,跑出文旅发展的新速度,通过马拉松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和价值。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白仲夏 杨鹏/文 赵彬/图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