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感谢有你!和我们一起讲述三秦故事
2021-11-10 09:53:14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编者按

他们不是记者,却怀揣新闻理想,手提电脑、肩背相机,常年奔走在新闻第一线,深入社会最基层。在忙碌的车间、嘈杂的街道、环境复杂的施工现场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将所见所感写成文字,用初心和责任书写职工万象,书写生活精彩。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通讯员。

感谢他们,因为他们和新闻记者让社会大众更加了解职工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企业的砥砺前行,各级工会的温暖与贴心服务,也让我们的新闻报道更接地气、更有职工情怀。

今天就让我们与各行各业的一线通讯员“面对面”,听“编外记者”讲述他们的酸甜苦辣。

 

张翟西滨:

用心用情弘扬“梦桃精神”

张翟西滨(右一)与梦桃生前部分老姐妹和历任梦桃小组组长合影。

座右铭:弘扬“梦桃精神”,践行初心使命。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新时代弘扬‘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梦桃精神依然闪光。”现年63岁的省职工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翟西滨说,这也是他执着写一本有关“梦桃精神传人们”书稿的初衷。

作为曾经的工会干部和纺织人,张翟西滨近年来用脚下的路、心中的情、手中的笔,追记撰写弘扬传承“梦桃精神”“冒着热气、沾着汗水、粘着泥土”的系列篇章。

老组员梁福云、郭淑贞等前辈称他为梦桃小组“编外组员”,张翟西滨笑言,深感荣幸又忐忑,因为自己只是一个“码字工”,有责任与义务将“梦桃精神”书写好、传承好、发扬好。

如今,“活在我们心中的‘梦桃姐’”“梦桃精神是我奋进的路标”等82篇稿件,在他的精心“浇灌”下,“朵朵桃花”竞相绽放于报端。

“将她们的口述故事串成一篇篇‘专访’有时会纠结不已、心力交瘁,但采访就是要往深里走、往心里做、往实处落,不能蜻蜓点水,做表面文章。”白天奔波采访,夜晚咬文嚼字,张翟西滨将“梦桃精神”践行在了奋进的“文”路上……

□本报记者  王何军

 

韩星海:

讲好陕西故事陕茶故事

韩星海

座右铭:练就“火眼金睛”,当好时代“瞭望者”。

记者,书写历史注脚,留下时代光辉,无论是光影之中,还是笔案之间,留存的是每位记录者的青春与热血,及“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行动和写照,这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茶人联谊会会长韩星海对记者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初,韩星海走进了新闻行业。40年来,他采写了近千篇新闻稿件,先后荣获中省市新闻媒体好稿评选奖,被全国10多家报社杂志社聘为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和专栏作家。出版了多部茶文化作品,是我国目前茶文化工作者队伍中,发表茶论文、茶散文、茶文章较多的作者之一,并把陕西茶叶界一批典型人和事,逐步推向全国乃至海外,在全国茶文化界产生了较大反响,在讲好陕茶发展故事,为陕西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发展作出了贡献。

如今,随着年岁渐长,不能行走在采访第一线,但一有时间,他还是深入基层。他说:“写新闻就是要练就‘火眼金睛’,坚持不懈培养洞察力,深入一线提高发现力,面对复杂舆情增强鉴别力,才能当好时代‘瞭望者’。”

□本报记者  王青

 

任秀波:

珠峰亲历者,更是记录者

任秀波

座右铭:既然选择了,就无怨无悔地走下去。

2020年5月9日,人民日报的一则Vlog《珠峰测高,保障物资是怎样运上的》阅读量突破了百万+,向全国观众“科普”了珠峰脚下如何进行物资运输,这条视频的拍摄者并不是职业记者,而是两次参加珠峰高程测量、来自国测一大队的任秀波。

2005年,年仅26岁的任秀波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和顽强作风,入选2005珠峰测量登山队,那一年,他在海拔7028米营地庄重写下入党申请书,表达入党心声和完成任务的决心;那一年,在海拔7500米突遇特大暴风雪,他冒着双手被截肢的危险摘下羽绒手套进行测绘作业,因此冻伤双手;那一年,他将重力测量推进到海拔7790米的高度并成功获取三维坐标。工作二十一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国。

在2020珠峰高程测量期间,任秀波带领团队与驻大本营的媒体进行接洽,同时负责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稿件的审核工作,达数十万字,众多原创被人民日报客户端及陕西相关媒体推送,阅读量也都超过百万+,获奖无数。

“测绘和记者这个职业有很多共同性,往往是一个命令背起行囊就出发,天南海北到处跑,脚上沾满了泥土,但心中永远充满真情!”任秀波说。

□实习记者  李旭东

 

秦永毅:

“编外记者”和他的华山故事

秦永毅

座右铭:人生的“诗与远方”,虽然很艰辛,但却充实而快乐。

华山脚下有一个“编外记者”,无论酷暑寒冬,只要华山有新闻发生,他总在现场。用镜头从不同角度展现华山奇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用文字全方位展示华山形象,进一步提高华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就是华山旅游集团工会副主席秦永毅。

为了记录好华山故事,切身感悟一线职工的工作情况,秦永毅常常深入景区一线体验。尤其是华山独臂挑夫何天武的故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何天武在历经妻子去世、矿难致残、打工碰壁的情况下来到华山,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残缺但却幸福的小家。为了采访何天武,他多次凌晨4点出门,摸黑赶到起点,随他走完挑山的全程。途中,他详细观察何天武用牙齿配合仅有的一只胳膊捆货、在悬崖峭壁上一步一挺等情景。何天武“就是累死也绝不下跪乞讨”的骨气让他震撼,“顶着困难往前闯”的精神让他折服,尤其是何天武说的“我不后悔过去,也不害怕将来”的话语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多年来,他用心记录华山景区的感人故事,2015年以来共发表消息、通讯、散文等近200篇、15万字。2017年《独臂挑山工》获“陕西五一新闻奖”(提名奖),2018年被评为我报优秀通讯员。

□本报记者  刘强

 

段增旗:

“巴山精神”的宣传者

段增旗

座右铭:做该做的事,走该走的路。

笔杆子硬,对铁路巴山故事宣传最多,这是铁路系统对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供电段宣传员段增旗最多的评价。

2017年,段增旗被委以重任,担负起宣传报道工作。当年10月,他发现《新华社》《工人日报》《陕西工人报》等媒体对“巴山精神”进行过多次报道,从那时起,他便和襄渝铁路线上一个艰苦的山区小站巴山站结下不解之缘。通过采访,他了解到,为了保障铁路安全,巴山铁路人日复一日巡路养路,形成了“巴山精神”。同时,后辈们艰苦奋斗,让巴山铁路人的工作展现新成效。如今,襄渝铁路上,这段地质条件最差、基础最薄弱、病害最严重的“担心线”,早已变成了“放心线”。

为了更好报道巴山铁路人,他利用休假时间,拾脚爬陡山,落脚下深涧,多次去巴山采访,撰写出一篇又一篇的巴山故事,已在中央、省级媒体上报道800余篇(幅)。2018、2019年连续被评为西安铁道报、西铁电视台优秀通讯员,荣获陕西省职工散文大赛优秀奖、2020年陕西工人报优秀通讯员。

□实习记者  郝佳伟

 

申立:

测量地铁的每一处“温度”

申立

座右铭: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新作为。

时间翻过2021年9月16日,西安地铁已开通运营十周年,也是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宣传干事申立参加工作的第十年,3600多个昼夜,他用文字和影像聚焦着地铁员工践行“地铁所至、爱心相随”的服务理念,开展爱心服务、智慧出行、安全生产、精检细修的运营故事,记录着城市地铁的每一处“温度”。

地铁线路开通到哪里,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用脚步深夜丈量每一个地铁隧道、车站,用镜头讲述着地铁运营背后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犹记得2020年春节前,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名党员的他毫不退缩,主动请战前往地铁一线车站、班组开展采访,记录了西安地铁防疫消杀保市民健康出行的真实场景,留下了西安地铁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珍贵影像。

他同所有地铁员工一样,将微笑融入声音,以声音为纽带,架起了西安地铁与市民乘客沟通的桥梁,诉说着众多在战疫工作中无私奉献、攻克难关的感人故事和难忘瞬间。

他拍摄的作品曾获“我的丝艺节”丝路影像大赛一等奖及“我和我的祖国”主题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大赛优秀奖;2021年4月,被我报评选为2020年度优秀通讯员。

□本报记者  鲜康

 

庞博:

让文物说话,还历史真相

庞博

座右铭:爱好是最好的动力。

在部队做过十几年新闻报道的他,退役后仍心系“老本行”,在陕西文物系统从事新闻宣传又是20年,他就是陕西文物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庞博。

从军事新闻到文物新闻写作需要一个转变过程,更需要文物行业基本知识。转业20年来,庞博阅读了大量历史、文化、文物方面的书籍。他每天7点就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搜索各种陕西文物类信息,及时分类处理。每晚睡前浏览手机信息,掌握陕西文物动态,思考近期宣传话题。每当收集到有价值的信息后,分享给相关“跑口记者”,共同关注陕西文物宣传报道。“新闻靠跑”是宣传报道工作的共识,“跑新闻”和深入一线是庞博最深的体会。他女儿在五六岁时便经常抱怨:“我再也不跟你出去玩了,光看庙。”但身边的朋友却称赞道:“老庞熟悉情况,那么偏远的文物点都知道,让我们看了没有听说过的古迹。”庞博利用节假日跑遍了全省县区,出发前都要研究文物普查县区分类丛书,对文物古迹进行查看后再安排线路。延安、榆林、汉中、安康的革命旧址,关中的帝王陵、秦岭诸县的古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如今,从事新闻写作30余年的他,多次参加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宣传,发表作品3000余篇(幅),获奖60余次。

□本报记者  赵院刚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