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它与第八版相比有哪些变化,这次调整是否意味着防控政策放松?对此,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李满祥。
李满祥说:“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与第八版相隔将近一年时间,由于今年疫情与去年相比有诸多不同,因此国家卫健委根据本轮疫情特点,对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及时进行了修改。”
据李满祥介绍,此次方案与第八版的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病原学变化。此次方案强调奥密克戎毒株已取代德尔塔病毒,成为主要流行株。从目前奥密克戎感染者以无症状、轻型和普通型为主,重型和危重型较少中可看出,与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毒株虽传染力更强、速度更快,致命能力却有所减弱。但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无症状或症状较轻感染者不能被及时发现,加之传染性强,极易造成社区传播。所以定期进行核酸检测,特别是对医疗机构、“两站一场”等关键岗位人员尤为重要。
疫苗有用。新版方案强调,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应接种新冠疫苗,符合加强免疫条件者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国内外临床研究已证实接种新冠疫苗可预防新冠感染,即使被感染,重症转化率及死亡率也明显降低,曾感染过或接种疫苗的人群,可获得一定免疫力,虽不能终身免疫,但可通过加强针延长保护时间。
诊断方面。新版方案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提高疑似病例诊断或排除效率,进一步提升病例早发现能力。抗原就像是病毒外面穿的“衣服”,核酸则是病毒里面的基因。抗原检测就是从抗体出发去测“衣服”的部分,让病毒显示出来。抗原检测更方便、快捷,但敏感性稍差。核酸检测更复杂,获取结果时间长,但敏感性、准确性更高。抗原检测主要用于特定人群(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患者和密接、次密接,封控区、管控区内的隔离观察人员)的筛查,也可以用于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居民个人自测抗原检测阳性,要立即向所在社区(村镇)报告,由社区(村镇)联系急救中心,将居民转运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对于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进行集中隔离管理或送至定点医院治疗,并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轻型病例治疗。新版方案明确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不要求去定点医院治疗)。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病情加重则转至定点医院治疗。感染者集中隔离的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这一变化充分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节省医疗资源,将真正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例集中收治至医院,让医务工作者集中精力救治危重型患者,体现了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的原则。
调整解除隔离管理、出院标准。新版方案规定轻型病例解除隔离标准和患者出院标准(只要符合一个)为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为能充分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作出这样的调整。实践研究证明,恢复期的患者Ct值≥35时,样本中是分离不出活病毒的或者很微量的病毒,意味着患者已经不具有传染性可以出院。
出院后管理。新版方案明确,出院后的管理从过去14天隔离管理调整为7天居家健康监测。在7天之内基本可以将身体机能恢复至正常状态。值得强调的是,即便是居家仍要严格落实7天健康监测,佩戴口罩,有条件时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部卫生,避免外出活动。
治疗药物和内容方面。新版方案将两种新兴特效抗病毒药物写入方案中,对治疗内容进行修订完善:结合各地临床救治经验,加强中医非药物疗法应用,增加针灸治疗内容;结合儿童患者特点,增加儿童中医治疗相关内容。
李满祥表示,第九版诊疗方案的修订并不意味着防控政策放松,而是更科学、更精准、更有针对性,现在仍然还要慎终如始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科学精准防控,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
“这次诊疗方案的修订、调整和公布在抗疫过程中具有战略性意义,我省已召集各方面专家讨论细化,未来将逐步稳妥推进。”李满祥说。
本报记者 薛生贵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