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浙江余姚的民营企业家,4年来一共出资80万元,资助家庭困难的余姚籍高校生。她惟一的要求是,受助者签订一份“道义还款协议”,等到有偿还能力时把还款用于资助别的贫困生。她不与受助学生见面,不肯透露姓名,只说自己叫“于遥”(《现代金报》8月10日)。
这样的“道义还款协议”,显然没有任何法律上的约束力,受助学生还不还、还多少,全凭他能否坚守道义。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受助大学生毕业后都交出了一份诚信的答卷:至今年7月,先后有49人接受了资助,有13名学生已经毕业参加工作,共偿还了1.3万余元。同比其他基金,于遥的“道义助学资金”运作情况良好。
显然,“道义助学资金”能够成功运作,其关键因素正在于“道义”二字,而这种道义首先来自资助者于遥。于遥不仅无偿资助贫困生,而且甘愿“隐姓埋名”,既不图利也不图名,这是何等让人敬重的道义!正是于遥身上巨大的道义力量,这份无私的爱,才感动了受助学生,让他们以道义回报道义,坚守着这条既脆弱又坚韧的道义防线。
由于遥的“道义助学资金”,笔者想到了一些商家或个人的捐资助学活动。他们喜欢借捐赠之名行炒作之实,为自己大做广告。拿出来的钱不多,闹出来的动静却很大,又是媒体宣传又是捐赠仪式,资助贫困生几乎成了一些企业广告投资的新途径。这种图名图利的捐资助学活动,已悄然偏离了“道义”的本意。那些为了得到捐赠而不得不抛头露面,诉说感激之情的受助大学生,他们内心感受到的可能不是道义,不是人间的温暖和爱,而是世态炎凉的沉重阴影。
“道义助学资金”的成功运作让我们看到,道义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有的时候,它的力量却超过了法律。因为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毕竟不能只靠法律的力量。在一定意义上说,维系社会秩序的最重要力量,往往并不是法律,而是深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正义、道德、伦理和爱。相信道义,相信爱,用道义和爱的力量去感化人,去“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许就是“道义助学资金”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